暨南大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何铃: 做好村校联络的桥梁纽带

发布时间:2021-09-03 来源: 教育学院党建网

在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考核验收中,暨南大学因在南雄市水口镇过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成绩突出,获得了“优秀”等次。在学校提供帮扶的5年里,全校30余个单位的扶贫联络员们同心协力搭建了一座连接学校和篛过村的输送桥梁,将高校的人才、智力、技术、配套资金送进山村,又将村里的滞销农副产品带进校园,让村民的幸福生活从此有了着落。


何铃同志是2019年开始担任扶贫联络员的。她性格开朗,古道热肠,很快就适应了联络员的工作要求,与驻村干部和村民都熟络往来。她每年入村走访慰问2次,详细了解帮扶户的身体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也总是及时地将学院最新的帮扶措施落实到位,一天一天地改善帮扶户们的生活条件。


(何铃入村慰问帮扶户,右一为何铃)


因学院对接的两户帮扶户均因故丧失了劳动能力,难以施以产业扶持等措施,因此在早期开展扶贫时多是直接给予经济资助,帮扶户的“自我造血”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在走访过程中,学院了解到篛过村的集体经济模式,分析消费扶贫有利于调动村民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篛过村产业持续发展,便开始将扶贫工作重心转移到消费扶贫上。


确定了扶贫策略以后,何铃慢慢地在消费扶贫方面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按照惯例,学院在一些传统节日会给教职工发放节日慰问,也会在重阳节、春节等节日邀请离退休老师回学院参加茶话会,何铃作为学院的工会副主席,充分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向学院领导提议从篛过村采购当地的农副产品作为慰问品,既能让篛过村原先因缺乏销售渠道而走不出山里的产品面世,也能向所有教职工传递学校助力篛过村脱贫攻坚的决心。


这一提议得到了学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何铃开始结合工会和离退休的工作,积极与学校扶贫办公室及篛过村沟通联系,跟进落实挑选优质产品、运输入校分发等事宜。农副产品相对以往购买的慰问品体积大、重量沉,在协调卸货存放以及组织领取时,她事必躬亲,经常累出满头大汗,拿着扇子一边给自己降温,一边叮嘱教职工领完慰问品记得签名。


她还是个销售的能手,每次购买了新的产品,她都会向教职工们宣讲产品的来历,积极动员职工以力所能及的消费带动篛过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这可是学校双带头人团队指导养殖的中药鸡,都是在中草药种植基地放养的走地鸡,吃的是草籽树叶,养殖周期超过6个月,肉香味美。”“这是篛过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统一种植的番薯,绿色生态,香甜软糯,本地买不到的!”有一次,学院采购了一批中药鸡作为新春给退休教师的慰问品,村里送来的鸡超过了学院预订的数量,因为这批鸡是村里接到订单才上山捕获、处理然后立即运送来广州的,如果又运回去,滞销了肉质很快就会变差。正在村民为难的时候,何铃胸口一拍:“放宽心,多出来的鸡我帮你卖。”随即拨通电话,逐个联系之前向她反馈过中药鸡肉质鲜美的老师,不一会儿就将方才的“烫手山芋”推销出去了,让村民连连道谢。


(何铃获评为2016~2020暨南大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院5年间累计向篛过村购买了中药鸡251只、番薯860斤、猪肉600斤,有效改善了村里农畜牧产品滞销的问题,激发了帮扶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水口镇委和水口镇政府也高度肯定了学院作出的贡献,将学院评为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单位”。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2021年起,何铃从扶贫联络员“升级”为乡村振兴联络员,她也将继续用实际行动,拉起沟通学校和新帮扶地区的纽带,为广东省的乡村振兴再做贡献、再创佳绩、再立新功。